巢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揽湖入怀”,迎来发展良机,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发展总体构想,在“城湖共生”中彰显生态文明。
坚持“城湖共生”,彰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合肥,这个在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探索全国大型湖泊治理新路径,打造安徽“生态强省”的典范和重要支点,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和最美丽的省会城市之一。
为了让巢湖明珠更璀璨,合肥面向全球招标,完成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谋划推动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建设。2012年11月3日,投资500多亿元、7大类113个项目的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合肥在先行启动巢湖综合治理“八大工程”的基础上,把环巢湖生态建设推向高潮。
合肥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重新编制实施环湖旅游项目。目前,《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获批实施,编制完成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总体方案,二十埠河上游河道整治竣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展顺利,陶冲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合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实施市区PM2.5监测点位数据发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幅度以及全年能耗降幅全面完成省控目标。此外,合肥还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绿化大会战”,将新增森林33.34万亩。
强力推进大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湖名城,城湖共生。
合肥一边治大湖,一边建名城,强力推进大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2012年1~11月份,合肥续建、新建大建设工程811项,其中,已完成295项,在建516项,完成投资190.31亿元。
当前,新建的新桥国际机场即将投入运营,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机场高速公路工程、包河大道高架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按时竣工;派河、店埠河航道提升改造、合裕航道整治及配套港口建设加快推进;铜陵路高架、阜阳北路高架、合肥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轨道交通1号线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轨道交通2号线、合铜路、巢庐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长期以来,合肥都坚持把大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步推进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高标准建设与高效能管理,全面展开城市支路建设,大力推进小街巷改造,加快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对夜市、“五小”行业、“三无”小区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非法和到期户外广告、违章停车、砍树毁绿、黑头车等治理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对于大建设,合肥并不局限在城市,而是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合肥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规划编制、中心村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要素保障,努力打造都市美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