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安徽建筑房产网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anhuifj.com
地   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新一轮巢湖治理项目将启动
日期:2012年8月3日 浏览[1189]

合肥将启动新一轮巢湖治理项目,“现在合肥正在跟国家开发银行进行衔接,确定新一轮巢湖水环境治理的贷款项目。”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表示,花大力气、大投入来治理和保护环境,是市委市政府下定的决心。

8月2日上午,张庆军做客人民网,畅谈合肥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并表示“城市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幽默地打了个比方,“在一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环境里,我估计爱因斯坦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集中“优势兵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肥有它独特的科教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张庆军说,这样的独特优势,也让合肥市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

才智资源让合肥在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方面“如虎添翼”,但是合肥并没有全面覆盖,而是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张庆军介绍,合肥选择有一定基础条件的产业,像平板显示、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电子信息等产业作为重点,“聚集有限的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

同时,合肥还鼓励高科技企业走入资本市场。数据显示,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占到全市上市企业总量的73%。

7月31日,美亚光电已经在深交所上市首发,百胜科技、应流机电、富煌钢构等3家高科技企业过会待发,另有8家待审,全市后备上市企业达200多家。

给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引进高端人才,是合肥非常重要的举措。”张庆军介绍,在人才上,合肥重点做好“引”和“留”两篇文章。

合肥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创业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扶持、创新政策支撑、人才乐居建设等五大工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把人才吸引过来,还要想办法把人才留下来。“对于人才,要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才能真正用事业把人留住。”张庆军这样解读“事业留人”。

合肥实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和“228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海智”基地、院士工作站等载体,为高端人才开辟干事创业的舞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合肥试点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让他们在合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确保人才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张庆军说。

努力在“死亡之谷”上架起桥梁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要走过一段比较漫长的路,“从研发的技术创新到现实生产力,这一过程被比喻为‘死亡之谷’,绝大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没有那么顺利。”张庆军说。

而合肥正在努力帮助科研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合肥致力于打造三大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成为跨越‘死亡之谷’的桥梁。”

张庆军所指的“三大平台”即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转化中介服务平台。

上个月,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破土动工,即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典型代表,这里计划培养5000名工程博士、硕士,加速研究成果在本地集成转化、孵化。

位于高新区的“一中心三基地”也将迎来二期工程的建设,在这里不少初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了资源共享带来的实惠。

已经开始运营的25个贯通高校、企业、产业园区的“科技路路通”服务站,则成为重要的中介服务平台。

天更蓝水更清湖更美

区划调整之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治理好巢湖成为合肥市重点工程中的“重点”。

关于巢湖治理的最新消息是,现在,合肥正在跟国家开发银行洽谈合作,“启动新一轮巢湖水环境治理的贷款项目”。

张庆军非常赞成把城市环境纳入到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考核体系中,“很多人不明白,水质好、空气好跟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

张庆军解释,一方面,城市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尤其是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体现,“如果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没有发生转变,环境质量指标可以说不会有所提高。”

而同时,城市环境也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环境里,我估计爱因斯坦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点子。”张庆军幽默地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