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不足一月央行再降息 此举为哪般
自上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晚间决定,6月8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0.8倍。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7月5日晚,央行再度宣布降息。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并且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此次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非对称降息。这也是自2008年9月16日以来,首次采取非对称降息。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降息专门加入了对房地产调控的强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业内推测,此次央行降息突出强调“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业内对上次降息的解读。
据悉,自6月7日晚央行降息消息传出之后,业内关于房贷放款、调控放松、楼市反弹等的猜想愈演愈烈,直到后来银监会、央行不得不一起出面强调房贷并未放松,方才有所缓和。对此,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在其微博中坦言:“央行本次降息似乎有句潜台词:除了房地产,其他的都好商量。”
凌斌对此亦表示,“下调的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就业,与房地产关联程度不大,尤其是这次下调特意重申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抑制投机投资购房,实属罕见”。
他认为降息的原因“估计是6月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比较理想,通货膨胀的压力减轻了,为存贷款利率的下调提供了条件”。
降息是把双刃剑 对房地产市场是正向引导
央行降息的消息刚刚传出,即有业内专业人士表示,此举“对于破位在即、2200点朝夕难保的A股市场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同时,对于当下最为敏感的楼市,尽管有其专门强调的“坚持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抑制投机投资购房”,仍然被解读为“利好”。
合肥海亮地产杨立国表示:此次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是正向的引导,但是如果整个宏观调控大环境不变的话,从纵深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难过。
据杨立国分析:银行政策的调整,是属于资金流动性的一个反应。但是这部分流动性资金不一定会流到房地产行业。
杨立国表示:很不看好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但是他认为对于刚性需求以及首次改善者来说,可能比较好,但对于投资性购房者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世联地产安徽区域总经理黄传伟表示:“根据CPI趋稳的态势,降息是在预测之内,并且连续两次下调对房地产市场有利。”
安徽省房协副秘书长、建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国昌也认为,“下调存贷款准备金率后,按揭贷款购房者付利息就减少了,购房压力减轻。”华昌置业总经理助理谢磊则表示,虽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但是这种信号的释放,也会给部分刚需购房带来信心。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孔令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孔令刚、华地紫园销售主管田彬等也先后表示了相似的观点:降息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个正向的引导。
凌斌则在微博中表述了此次降息对于购房者和房企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
他说,“存贷款利率下调,购房者的按揭贷款成本降低了,但是利率优惠基本没有了;开发商本来就不高的财务成本也减少了,但是开发贷款继续无望了。楼市调控未见松动,房价回归趋势未改。购房者越来越轻松了,开发商越来越难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