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合肥市人大“庐州环保世纪行”活动组到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进行探访。出发前,合肥市环保局向媒体介绍,未来三到五年,合肥市将完成两大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居民和企业的搬迁工作,涉及合肥市四个区县约7万人。
7万居民搬离大水缸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位于城市西北部,跨庐阳区、蜀山区、长丰县、肥西县。合肥市环保局说,2011年,两个“大水缸”实际供水3.22亿立方米,其中有两亿方左右是从大别山引过来的,可以算得上是合肥市民吃水的“生命线”,到2015年合肥市的供水将达到5亿方左右。
“目前,两大水缸划定了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合肥市环保局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合肥水源,合肥市已计划用3到5年时间,搬迁二级保护区所有居民和企业,“目前蜀山区和庐阳区已经启动搬迁工作。”
年底水质24小时监测
合肥市环保局昨天介绍,两个“大水缸”还将建立更精密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相当于配备了24小时警卫。“大水缸”的水质如果出现异常,警卫会第一时间汇报。一旦安装了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将改变过去一个月监测一次的模式,“目前正在走资金程序,预计年底就能建成。”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启动后,两个“大水缸”将各建一个岸边固定监测站,设在水厂取水口附近适当位置,监测自来水水源水质;同时分别在两大水库上游来水区域各设两个浮标监测站,监测外来水源水质情况。“浮标监测站可放置在水中,迅速赶到需要监测的水面进行机动检测。”
周边养猪场“弄脏”大水缸
昨天,合肥市人大“庐州环保世纪行”的工作组到两大水库边进行探访,发现几家养猪场正威胁着董铺水库的水质安全。
在董铺水库周边岗集镇的刘小映村里,一家猪舍中养着近百头猪,猪栏周围摆放着几个泔水桶,苍蝇乱飞,空气中有一股酸臭味,猪圈内脏兮兮的猪粪随处可见。猪圈旁边有一条小沟渠,里面堆满了黑糊糊的黏稠物,仔细辨认,竟是猪饲料和猪粪的混合物。工作组人员说,“养猪场”所处的地势高于水库,猪圈距离水库也不远,遇到下雨天,臭烘烘的猪粪、污水混合在一起,可能会注入水库中。
岗集镇方面表示,像这样的猪圈有八九个,下一步将动员这些猪场搬迁。“计划6月份完成搬迁,还大水缸一个更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