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安徽建筑房产网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anhuifj.com
地   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合肥“暂改居”可以先行一步 信息实现互通共享
日期:2011年11月1日 浏览[2051]

内容提要:今年1月1日,成都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随后,全国已有大连、太原、沈阳、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取消暂住证,据了解,合肥在“暂改居”这一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可先行一步,“暂改居”后可以享同城待遇。

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人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市拥有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并非一件易事,为此,合肥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耗时数月,为合肥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据了解,截至2011年7月底,合肥市共登记流动人口120.63万,约占户籍人口24%。以2008年合肥市流动人口70万计,近3年净增约50万,年均增长约23.8%。

“一直以来,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思维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不仅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相关政策也相对滞后,所用的《合肥市暂住人口管理规定》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台的,已经无法适应现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合肥市政协调研组表示,要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需要结合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流动人口行业导向意见。

“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适时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委员会’,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出整体性安排。”此外,调研组还建议,应尽快出台合肥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文件。“可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定,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信息应实现互通共享

“合肥市关于流动人口统一的服务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相关职能分散在几十个部门,难以形成工作的合力,导致服务成本增加,管理效率降低。”调研组指出,目前,合肥市有以公安、计生、各县区为主建立的三类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尚未做到一口采集、多口使用,相关信息不能实现互通共享,存在统计口径不一、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现象。

对此,调研组建议,整合公安、人社、计生、民政等部门现有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开发建立各职能部门数据库动态联网接口,在甄别涉密信息和可共享信息基础上,实现多部门间的多网联动、多网融合。统一界定流动人口信息基本特征,实现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基本覆盖,为决策提供支持。此外,定期向社会发布全市劳动力的供求变动情况,公布不同职业、不同等级的工作岗位要求和工资标准。加强劳务信息的及时传播和管理,制定并完善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反馈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暂改居”享同城待遇

今年1月1日,《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正式实行,成都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大连、太原、沈阳、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取消暂住证。

合肥市的流动人口啥时也可以享受同城待遇?据了解,今年年初,安徽省公安厅已经制定出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初稿并报送省政府研究,方案将进一步放宽城市落户的条件,体现公民平等权利。“合肥市应在全省先行一步,将‘暂居证’全面升级为‘居住证’,流动人口可按一定的比例安排梯级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待遇保障。”调研组建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合肥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指标体系,作为梯级待遇保障流程管理的前置条件。